琴声艺术学校

琴声艺术学校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发展大厦A座6层

电话:

0316-2766555
156 1362 1362

>>当前位置:首页-

怎样纠正歌唱羊声的现象?

文章来源:琴声艺术学校 添加时间:2017-05-10

 

怎样纠正歌唱羊声的现象?
    羊声即白声,产生的部位是在口咽腔中l唳口与咽壁问的控制部位。
    羊声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声音无共鸣色彩,无正常波率。听起来僵硬、扁尖、紧张、刺耳而缺乏音色表现,失却了音乐的性质,在声乐上俗称羊声。
    羊声的产生原因,是因为在发声时失却了对咽腔空间控制而产生的不良发声习惯。其中关键是没有控制好喉口、舌根与软腭组成的纵向通道即咽腔的空间柱形体积。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由于没有控制好咽腔的空问体积,因此,影响了共鸣的贯通和共鸣的形成,更无法将各部位的共鸣效果,在共鸣贯通的咽腔空间,予以协调与融 洽,从而产生悦耳的谐和共鸣效果,来美化发声。

    羊声的纠正方法,一般是首先在主观上牢固树立咽腔空间共鸣贯通功能的概念。发声中严格要求共鸣的位置与共鸣的形成,正确地将五个共鸣部位的共鸣效果予以协 调与组合。动作控制时,舌根保持自如稳定,上腭要自然,并在此两者控制中形成良好的共鸣贯通的咽腔空间。同时,要注意气息深度并控制自如,稳定气息,保持 喉口放松自然。
    练习时先以气息较强而发声饱满的韵母母音进行音阶发声练习,暂时少练习韵母母音“i”之类的发声,经常反复地以声母“m”进行哼鸣练习,再带出韵母母音 “0”作发声练习。然后,在饱满性较强的韵母母音发声练习的基础上,综合各韵母母音在音阶上进行韵母母音统一性的发声练习。

怎样纠正歌唱共鸣单调的现象?
    共鸣色彩单调的声音,使人听上去感觉很刻板,僵化,缺乏和谐的音响浓度和感情色彩,很不悦耳。
    产生共鸣色彩单调的声音,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失却了对头腔共鸣的控制能力,在发声中体现不出稳定的头腔共鸣效果,=是对胸腔 共鸣效果控制不佳,谐和共鸣中的胸腔共鸣效果时有时无,很不稳定;三是对咽腔共鸣贯通的空间没能加以有效的控制,影响了喉腔、口腔、鼻腔的共鸣效果。
    对于第一种影响共鸣色彩的原因,我们将在本书的第91例问题中加以分析;第二种原因将在96例问题中加以讲述。在这里,我们着重谈谈产生共鸣色彩单调现象中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即对咽腔的控制的问题。

    咽腔的共鸣贯通构造,主要由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三个部位组成。这三者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柱状空间,正是这个空间起着各部位共鸣贯通的枢纽作用, 它既是声音来自下部共鸣的通道;又是声音进入上部共鸣的通道。可以断言,对咽腔的空间体积控制不佳或失控,必然会导致发声中声音共鸣色彩单调的现象。咽腔 是共鸣贯通的关键部位,若对共鸣的关键部位控制不佳,当然会影响到声波顺利地通过咽腔而进入各共鸣部位形成良好的共鸣效果。因此,在纠正声音共鸣色彩不全 的现象时,切不可忽视对咽腔的控制效果。
    在纠正发声共鸣色彩单调的练习时,要正确地控制好发声时的咽腔空间,同时注意控制好胸腔的气息保持和声波进入上部共鸣腔时的方向这两个方面。只有控制好发 声方面的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歌唱中的发声具有齐全的共鸣色彩和良好的谐和共鸣效果。在纠正这种不良现象时,应多采用哼鸣性的练习,并在音阶上反复地进行发 声锻炼,从中仔细体会咽腔上通下达的共鸣效果。在这基础上,再以声母“m”的发声带出各韵母母音;在音阶上进行控制功能的锻炼,以便牢固掌握正确的发声方 法,纠正共鸣色彩不全的现象。

 

返回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发展大厦A座6层 电话:0316-2766555       156 1362 1362

版权所有:廊坊琴声艺术学校 冀ICP备16002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