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蒙悦一位教师和琴友的一段对话——希望能给各位琴童家长有些帮助。
 
    家长: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有首曲子叫<西班牙的节日>上二个星期老师已经布置给女儿了,我觉得女儿弹得也还不错吧(主要是没错音),今天上课老师布置新课时顺便说了一句,说<西>这首是二级的曲子。我不太懂,如果考级的话考过级的标准是什么?是弹得熟练不错音?还是要把曲子的感觉也要弹出来?真的不太理解所谓的过级是什么标准?虽然我对老师的说我们对教孩子不是以考级为目标,而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及培养性格为目标,但如果不考级又怕孩子觉得没自信,所以相请教一下您。
 
    老师:考级不是目的,通过体验音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才是重要的。弹什么级别的曲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音乐的内涵表达出来。
 
    另外,你提到建立孩子学习钢琴的自信心问题,我认为不是一定要通过考级这一形式,其实还有其他很多方式。比如:让孩子参加蒙悦定期组织的学生音乐会、参加各类儿童钢琴比赛、才艺表演、加入校园艺术团等。这些都是蒙悦的学生常参加的音乐活动,其中有一名小学生还担任过校园合唱比赛的钢琴伴奏呢!
 
    有的家长觉得学琴只有弹古典作品才是好的,弹歌曲是不好的。其实不然,学习钢琴不仅要学已有的钢琴作品,还要学习怎样运用钢琴。在音乐学院的教学计划里,即兴配弹、演奏、包括室内乐、声乐伴奏等都是钢琴系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学习歌曲伴奏呢?他们可以,而且并不比成人学得差。
 
    奥运会结束以后,我的几个小学生自己把奥运会歌写成简谱,弹给我听。孩子们对美的音乐是很有感知力的。给小朋友们布置一些歌剧、戏曲、器乐曲、民歌改编的小型乐曲,如舒伯特的〈野玫瑰〉、圣桑〈天鹅〉、比才〈卡门〉等,训练孩子用钢琴说话、用钢琴歌唱、体会钢琴弹奏的歌唱性很有帮助。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要求,我的钢琴课上有时会加入一些伴奏的内容,教孩子们弹唱音乐课本上好听的歌曲(这是作为奖励的内容)。孩子们学会了,可以在音乐课上表演、在家庭聚会上表演,经常是孩子弹,一大家人唱,很是热闹,孩子也很自豪。
 
    公开演奏取得小小的成功、老师一句赞扬的话、家长的适当鼓励,这些都是孩子继续学琴的动力。而以不弹错音就“及格”的考级水平去要求孩子,拔苗助长,学习方法不当,或是老师教学不得法,家长过分急躁,都容易导致孩子的厌学心理,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
 
    过早地给孩子套上考级的枷锁,把基础性的内容都绕过去了,把音乐的要素忽视了……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总之,学琴要以音乐为本,以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性情为教育原则。
 
    多看些书,然后和你孩子的老师多交流吧!你们经常交换意见,对老师制定今后的教学计划,和家长明确辅导孩子的方式会更有帮助些。